“COD進水濃度159.14毫克/升,出水濃度15.68毫克/升;氨氮進水濃度12.47毫克/升,出水濃度0.66毫克/升……”走進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城關鎮污水處理廠中控室,一組組數據躍然屏上,出水水質達III類水標準。
地上小花園,地下“大秘密”,付費“按成效”!近年來,該污水處理廠通過軟、硬件建設雙輪驅動,實現污水處理成效大提升。據悉,該污水處理廠目前是湖北省首個地下大型花園式高標準污水處理廠。
地上“小花園” “以后有一條公路將從我們鄖陽區城關鎮污水處理廠門口經過,這里將是過往行人休閑娛樂健身的好地方!”日前,在十堰市鄖陽區城關鎮污水處理廠大門外,運營負責人王正歡指著門前一大片空地介紹說。
記者現場看到,整個場地喬、灌、草搭配,處處鮮花綻放,綠意盎然,多條水泥游步道縱橫交錯,置身其中,猶如走進了一個生機勃勃的小花園。
就連高高挺立的除臭塔也建成不規則四方體,外表以白色調為主,配合簡約藍線條,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相映成趣。該污水處理廠的運維房更是別具匠心,做成了圓柱狀,窗明幾凈,藝術感十足。通過運維房中控室監管大屏,可實時看到該污水處理廠COD、氨氮、總磷、總氮等進水濃度、出水濃度等數據。
“看不到污水,聽不到噪音,聞不到刺鼻的氣味,它顛覆了我們對污水處理廠的刻板印象!”來此參觀的王先生感慨不已:“很難相信這是一座污水處理廠!”
據了解,該污水處理廠占地85畝,建設伊始,他們就按照花園式污水處理廠進行打造,累計栽種各類綠植2350棵,綠化率達85%。
地下“大秘密” 跟隨王正歡乘坐電梯,來到了地下污水處理現場,但見一個個污水處理池星羅棋布,周邊設置有圍欄,走進其中,恍如走進了一個地下游泳館。
人少時我們可以坐電梯,人多時我們走步梯。王正歡說,將污水處理廠建在地下,好處多多,一是節約土地資源,較傳統污水廠節省近一半;二是四季恒溫,菌群活性與處理效果穩定;三是設施設備深埋地下,減少對地面的環境影響。
我們鄖陽區城關鎮污水處理廠在脫氮方面效果明顯,是丹江口庫區脫氮示范工程。該項目建設負責人任智淵介紹,一般污水處理廠出水達TN≤15mg/L,而我們的污水處理廠出水達TN≤10mg/L。
此外,污水處理廠的COD、氨氮、表面活性劑、硫化物等20多項指標均達到地表水Ⅲ類水標準,出水水質總體達新生水標準。
任智淵說,一般污水處理廠生化處理只有一級AO生化池,而我們這座污水處理廠有多級AO生化池,這也是我們污水處理成效明顯的最大“法寶”。
付費“按成效” “經初步測算,我們污水處理廠處理一噸污水大約需要1.29元,按效付費較過去按量付費,處理一噸污水大約可節約費用0.25元!”在污水處理廠中控室內,王正歡算了一筆賬。
記者了解到,污水處理廠按量付費,一些清水雨水也“混”進污水處理廠,這部分“外水”也被計入了“處理總量”進行結算。
為提升污水處理成效,近年來,這家污水處理廠積極探索按效付費方式,將效果—資金綁定,通過對關鍵污染物的削減率進行結算,將污水處理費與COD、BOD、氨氮、總氮、總磷等污染物削減量掛鉤,用市場之手推進污水處理,污染物削減得越大,運營方獲取費用報酬相應越高,也大大提高了運營方高效處理污水積極性。
記者了解到,推行以污染物削減績效為導向的“按效付費”機制,推動污水處理由“廠網分離”“按量付費”轉變為“廠網一體”“按效付費”,極大提升了城鎮污水收集處理效能,節省了財政資金,為城市污水處理探索出一條新路。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