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山東省青島市作為北方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樞紐,其發展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密切相關。目前,青島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峻,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9.5%,已成為制約當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青島水資源短缺已引發多方面問題。一方面,行業用水競爭加劇,結構性矛盾突出。在城鎮化與工業化雙輪驅動下,居民生活、工業及生態用水需求持續增長,2023年青島全市總用水量同比增加4186萬立方米,農業用水則被擠壓減少66萬立方米。另一方面,水生態環境風險不斷累積。地下水超采問題尤為嚴峻,2024年初全市平原區淺層地下水蓄水量同比減少1.160億立方米,平均埋深達4.18米,部分區域如平度市超過5.5米,導致含水層疏干、自凈能力減弱,污染擴散風險升高。同時,河流基流減少、斷流頻發,濕地萎縮,水生生物棲息地遭破壞,水環境污染負荷加大。沿海地區因超采引發海水入侵,造成土壤鹽堿化和淡水資源污染,修復成本較高,威脅耕地和海岸帶生態安全。
為應對這些挑戰,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拓寬水源是基礎。應推進海水規模化利用,在電力、化工等行業推廣海水冷卻技術,建設海水沖廁示范項目,探索獨立供水系統和市場化運營。提升雨水資源化利用水平,山區推進水庫塘壩清淤及微水工程,城市全面推廣海綿城市理念,建設雨水收集凈化設施。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依托優質海岸線建設淡化基地和配套管網,將淡化水納入城市應急水源。擴大再生水回用規模,推進污水處理廠提標與管網建設,拓展工業、市政及生態補水應用,探索農業回用路徑。
全面節水是關鍵。強化產業布局與結構優化,嚴控高耗水高污染項目,發展低耗水高附加值產業,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深化工業節水與技術革新,推廣節水工藝和設備,實施水梯級利用和合同節水管理,完善激勵機制。推動農業節水轉型,調整種植結構,推廣高效灌溉和水肥一體化,實施水價改革與節水獎勵。加強城鎮節水與管網管控,普及節水器具,改造老舊管網,建設智慧水務系統,開展節水宣傳,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
強化調控與智慧管理不可少。應實施居民階梯水價和非居民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推行分源分質定價,體現資源稀缺性和環境成本,對海水淡化、再生水利用給予財稅支持。建設全市智慧水務平臺,實現實時監測、預測預警和優化調度。
最后,要完善法治與社會共治機制。盡快修訂《節約用水條例》,制定更嚴格的用水定額與回用標準,將水資源管理重點指標納入政府績效評價。鼓勵公眾參與,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多元協同的水治理體系,全面提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西海岸新區分局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