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于2025年8月27日由六盤水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2025年9月29日經貴州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批準,現予公布,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六盤水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5年10月13日
六盤水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
(2025年8月27日六盤水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2025年9月29日貴州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批準)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規劃與建設
第三章運營與維護
第四章管理與監督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海綿城市建設管理,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海綿城市的規劃與建設、運營與維護、管理與監督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第三條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應當遵循生態優先、自然循環,規劃引領、統籌推進,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原則。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對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的組織實施,建立健全統籌協調和監督制度,協調解決重大問題,保障海綿城市建設資金投入,依法將海綿城市建設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按照職能職責,負責轄區內的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的綜合協調、組織推進、技術指導、監督檢查等工作。
發展改革、財政、水務、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業、城市管理、氣象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共同做好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
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宣傳工作,普及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知識,增強公眾的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意識。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的公益宣傳和輿論監督,鼓勵、引導全社會參與海綿城市建設管理。
第七條鼓勵、支持海綿城市建設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推廣應用海綿城市建設的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及智能化監測管理系統。
第二章規劃與建設
第八條海綿城市規劃與建設應當保護利用自然生態空間的地形地貌和水系,明確山、水、林、田、湖、草等原生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要求,保護自然生態空間格局。
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編制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編制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時,應當廣泛聽取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意見。
第十條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應當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基礎,與詳細規劃以及城市道路、綠地、水系統、排水防澇等專項規劃相銜接,將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作為剛性控制指標。
第十一條城鎮開發邊界內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應當按照下列要求建設海綿城市設施:
(一)新建建筑與小區按照低影響開發要求規劃建設雨水系統,提高對雨水的積存和滯蓄能力;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結合內部排水管網整治、小區道路改擴建、綠地改造等工程因地制宜建設海綿城市設施;
(二)道路、廣場和停車場建設透水鋪裝等海綿城市設施,或者利用人行道、綠化隔離帶以及相鄰綠地對雨水進行下滲、滯蓄、凈化;
(三)公園和綠地建設生物滯留設施、下沉式綠地等海綿城市設施;
(四)城市排水防澇系統因地制宜實施雨污分流改造,科學布局雨水調蓄利用設施;
(五)城市坑塘、河湖、濕地因地制宜恢復和水系連通,增強水體流動性,提高雨洪徑流的調蓄調配能力;
(六)公共服務設施減少硬質鋪裝面積,根據需要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
(七)工礦企業和工業廠區因地制宜建設雨水收集、凈化、蓄存和利用設施;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建設要求。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依據詳細規劃,在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等環節明確海綿城市建設指標要求。在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階段,涉及海綿城市建設內容應當征求海綿城市建設行業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將政府投資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納入年度投資計劃,對政府投資項目中涉及海綿城市設施建設的必要性及目標、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措施及投資估算等內容進行重點審查,并在批復中予以明確。
第十四條建設單位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招標文件涉及海綿城市建設的,應當明確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和內容。
設計單位開展建設工程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時,應當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標準和規范,同步編制海綿城市建設設計專篇。
第十五條海綿城市設施應當與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海綿城市設施建設要與其他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協調統籌,避免重復投入。
第十六條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技術標準和規范,科學合理統籌建設,對建設工程質量負責。
勘察、設計單位應當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標準和規范勘察、設計,并對勘察、設計質量負責。
施工單位應當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標準和規范、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等進行施工,對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負責。
監理單位應當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標準和規范、設計文件、工程監理合同等實施監理,對施工質量承擔監理責任。
第十七條建設單位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實施工程驗收時,應當將海綿城市建設內容納入工程竣工驗收范圍??⒐を炇請蟾嬷袘斴d明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實施情況,并提交竣工驗收備案機關備案。
第十八條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及時將海綿城市設施建設工程檔案資料移交城鄉建設檔案管理單位。
第三章運營與維護
第十九條海綿城市設施驗收合格后,建設單位應當及時將海綿城市設施以及相關資料移交運營維護責任主體。
第二十條海綿城市設施運營維護責任主體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政府投資建設的道路、公園綠地、排水等建設項目中的海綿城市設施,由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作為運營維護責任主體;
(二)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商業樓宇、住宅小區等建設項目中的海綿城市設施,由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作為運營維護責任主體;
(三)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實施項目中的海綿城市設施,按照合同約定確定運營維護責任主體;
(四)海綿城市設施驗收合格后未完成移交的,由建設單位作為運營維護責任主體;
(五)運營維護責任主體不明確的,按照“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指定。
第二十一條運營維護責任主體應當建立運營維護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明確管理人員,對海綿城市設施進行登記,開展定期監測評估、巡查、維修和養護,保障設施正常運行。
因運營維護不當造成海綿城市設施損壞或者無法正常運行的,運營維護責任主體應當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標準和規范及時進行修復。
第二十二條運營維護責任主體應當在城市雨水行泄通道、易發生內澇路段、地下通道等海綿城市設施區域,設置醒目警示標志。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移動海綿城市設施警示標志。
第四章管理與監督
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自然資源、水務、氣象等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通過工程質量監督、技術審查等方式,對建設項目的海綿城市規劃、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等環節進行監督管理。
第二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務、城市管理等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對海綿城市設施的運營維護情況進行監督,督促運營維護責任主體履行日常維護義務。
第二十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挖掘、拆改、侵占、故意損毀海綿城市設施以及配套監測設施。
因工程建設需要,確需挖掘、拆改、占用海綿城市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要求,征得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所有權人或者運營維護責任主體同意后,依法履行相關手續,建設工程完成后,應當及時恢復原海綿城市設施;不能恢復的,應當擇址新建效果不低于原有同類功能的海綿城市設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自然資源、水務等主管部門做好選址指導。建設單位承擔包括恢復、改建、新建和采取臨時措施在內的全部費用。
第二十六條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工程質量檢測等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記入行業領域信用記錄。
第二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對破壞海綿城市設施的行為進行勸阻、投訴和舉報。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由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務、城市管理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由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務、城市管理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處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由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務、城市管理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改正,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條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中有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行為,法律、法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二條本條例所稱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是指通過自然和人工強化的滲透、儲存、蒸發(騰)等方式,場地內累計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總降雨量的百分比。
本條例所稱海綿城市設施,是指采用自然或者人工模擬自然生態系統控制海綿城市雨水徑流,具有滲透、滯留、蓄存、凈化、利用、有序排放功能的設施。
第三十三條本條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關于《六盤水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的說明
六盤水市人大常委會
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5年8月27日,六盤水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六盤水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決定報請批準。現作如下說明:
一、立法必要性 我市自2017年6月開始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并于2022年12月成功申報為省級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目前,累計建成海綿城市面積40.99平方公里,占建成區面積的36.84%。隨著海綿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通過地方立法明確和細化部門職責,規范規劃建設、運營維護等工作十分必要。
(一)規范建設管理的現實需要。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立法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中央對新時代新階段城市工作重大戰略部署,全面有效落實海綿城市理念,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城市建設與生態系統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目前,我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在制度機制、部門職責、過程管控、運營維護、監督檢查等方面缺乏法治保障,亟需通過地方立法規范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
(二)提升城市品質的發展需要。海綿城市建設在保持城市水生態平衡、改善城市面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綜合采用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有效控制雨水徑流,提高雨水資源化利用水平,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能持續提升城市品質,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創建省級示范的制度需要?!妒∝斦d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關于開展第二批省級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工作的通知》(黔財建〔2022〕204號)明確要求:“已建立的機制,應在示范期內通過立法或規章等方式予以明確;尚未建立的機制,可先通過行政規范性文件予以明確,并在示范期完成立法或建立規章?!蓖瑫r,在申報省級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時,市人民政府也鄭重承諾:在示范期內完成立法工作。
二、起草過程 2024年12月25日,市人大常委會印發《六盤水市人大常委會2025年度立法計劃》的通知,將《六盤水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列為2025年立法項目。為扎實做好條例的起草工作,2025年1月3日,六盤水市人民政府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負責《條例》起草工作。條例起草階段,結合六盤水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實際,在借鑒外地成功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多次組織召開座談會、專家咨詢會進行研究討論,經反復修改,數易其稿,形成《條例》初稿。同時,完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審查、公平性競爭審查、意識形態風險評估、社會穩定風險性評估等工作。3月20日,市人民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條例》。3月21日,市司法局對《條例》進行合法性審查。4月14日,九屆市人民政府第90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條例》,同意提請六盤水市人大常委會審議。4月22日,市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對《條例》進行初次審議。
會后,市人大法制委員會根據審議意見,組織起草專班對《條例》進行認真修改,并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一是通過市人大常委會門戶網站、市人大微信公眾號、代表履職平臺,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予以公告,征求社會公眾的意見;二是征求市四大班子領導、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市內各高等院校主要負責人的意見;三是征求各市(特區、區)人大常委會及政府的意見;四是到各市(特區、區)及部分基層立法聯系點開展征求意見調研座談會,基層立法聯系點貴州屋脊律師事務所通過微信群輻射帶動500余名律師對《條例》進行討論;五是委托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組織省直有關部門及立法專家對《條例》進行論證,通過以上途徑和形式共收集到意見建議180余條次。期間,市人大法制委員會組織召開改稿會、論證會等各類會議10余次,針對各方面提出的意見建議,市人大法制委員會認真梳理并充分吸納,對《條例》進行修改完善,形成《條例》(二次審議稿)。同時,在修改過程中,認真學習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將相關要求充分融入到條例文本中。7月16日,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召開委員會會議對《條例》進行統一審議。7月17日,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會議研究同意將《條例》報市委審定。8月8日,八屆市委常委會第207次會議審定了《條例》。8月27日,市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對《條例》進行第二次審議并表決通過。
三、《六盤水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的主要內容 《條例》包括總則、規劃與建設、運營與維護、管理與監督、法律責任、附則,共六章三十三條。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章總則。主要對立法目的、適用范圍、遵循原則、職能職責、宣傳引導、創新推廣等作出規定。
第二章規劃與建設。主要對海綿城市規劃要求、規劃編制、規劃銜接、建設要求、規劃實施、立項審批、項目設計、項目建設、質量管理、竣工驗收、備案存檔等作出規定。
第三章運營與維護。主要對設施移交、運維責任主體、運維責任等作出規定。
第四章管理與監督。主要對監督管理的主體、職責、設施保護、信用登記、公眾監督等作出規定。
第五章法律責任。主要對損壞或者擅自移動海綿城市設施警示標志、危害海綿城市設施等違法行為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六章附則。主要解釋相關名詞并確定條例施行時間。
四、需要說明的事項 (一)關于規劃和建設管控。為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條例》第十條規定將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剛性控制指標;第十二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在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等環節明確海綿城市建設指標要求;第十五條規定海綿城市設施應當與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二)關于運營維護。為確保海綿城市相關設施正常發揮功能,避免出現無維護責任主體、推諉扯皮等情況?!稐l例》第二十條規定海綿城市設施如何確定運營維護責任主體以及無法確定運營維護責任主體的情況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指定;第二十一條規定運營維護責任主體應建立相關制度、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明確管理人員,保障設施正常運行。
(三)關于法律責任。針對當前我市海綿城市設施建設和管理現狀,《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損壞、擅自移動海綿城市設施警示標志等違法行為的處罰措施;第二十九條規定單位和個人危害海綿城市設施等違法行為的處罰措施。
以上說明及《條例》,請予審議。
來源:六盤水市人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