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見綠意,出門入園景。近年來,崆峒區以城市更新行動為統攬,以海綿城市建設為契機,開啟城市公園“海綿化”升級之路,在充分展現城市方寸之美、滿足群眾休閑健身的同時,讓更多綠色空間融入市民生活。

記者在南山生態公園看到,透水鋪裝的地磚已大面積鋪設完成,雨水花園也已改造完成。清晨的公園里空氣格外清新,草木繁茂、青翠欲滴,不少市民趁著涼爽在公園里散步,享受著公園改造帶來的初步成果。
市民郗維海:“南山公園返修以后,環境比較好,是人們的娛樂場所,也是健身場所。排水也好了,環境也好了,衛生也好了,各方面都(讓人)感到舒暢。”
這座占地330畝的南山片區雨水調蓄及資源化利用項目,是崆峒區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項目自去年7月開工,目前核心的海綿設施已基本成型。而透水鋪裝正是海綿城市的“毛細血管”,它能有效讓雨水下滲,避免積水,保持雨后步道干爽。精心栽種的綠植,將與已建成的雨水花園共同構成公園的生態基底,發揮凈化雨水、涵養水源的作用。
在柳湖公園雨水調蓄及資源化利用項目,改造后的“海綿公園”已成為市民休閑新去處。不少市民在湖邊晨練、悠閑散步,欣賞湖光水色,一派輕松愜意的景象。
市民馬智:“咱們公園經過這一次的改造提升,整體面貌發生了變化。現在走進公園有點江南的感覺,湖水比以前清澈了很多,公園的綠植、綠化變得很漂亮,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此次柳湖公園雨水調蓄及資源化利用項目改造,主要有湖體清淤防滲及碼頭駁岸改造、文化步道建設及山體臺地生態修復、歷史人物雕像及景觀小品建設、園區道路透水鋪裝及綠化提升、老舊基礎設施更換升級等,將于9月底建成并開放。項目的建成,將把一片區域轉化為集水資源集約利用、生態景觀提升、休閑服務完善于一體的綠色空間,為廣大市民游客打造一座環境優美、設施完美、顏值高美的生態示范公園。
公園的蛻變是崆峒區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縮影。自海綿城市申報以來,崆峒區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先后對東湖公園、寶塔公園、柳湖公園、南山公園、人民廣場實施了海綿化改造以及透水道路改造、老舊小區更新等191個項目,讓65%的建成區面貌煥新,36處口袋公園星羅棋布。
區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代軍:“通過海綿化改造提升,城區公園廣場實現了基礎設施大變樣,綠化景觀大提升,治水理水更科學,服務功能更完善,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結合更緊密,為廣大市民游客打造了一處處環境優美、設施完美、顏值高美的都市生態休閑區域。”
來源: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