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最后一段排水管道鋪設完成,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紅旗渠水系排水改造項目已順利完成全部管道施工任務。這一節點的圓滿達成,為2025年項目全面建成奠定堅實基礎,也意味著長沙東部老城區的水環境治理與內澇防治工作迎來關鍵里程碑。
紅旗渠水系排水改造項目是全國首例老城區排水系統成建制提質改造項目,也是長沙市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重點項目。作為長沙市2022年重大政府投資建設項目,位于河東中心城區,其匯水范圍涵蓋浦沅路以北,朝陽路、車站路以西,瀏陽河以南,芙蓉路以東的老城區,總匯水面積達11.66k㎡。
項目建設管道長度約16.3Km,管徑規格從D800到D2600不等。建成后,將有效改善長沙東部老城區的溢流污染控制及內澇整治問題,大幅減少污染物溢流排放量和溢流頻次,對達成瀏陽河水環境保護目標、守護瀏陽河水清岸綠的生態畫卷意義深遠。
然而,項目施工過程荊棘叢生。施工區域地處老城區,地下管線錯綜復雜,給水、燃氣、電力等各類管線交織,每一次管道開挖都需小心翼翼,避免對既有設施造成破壞;狹窄的街道與密集的居民區,導致施工空間極為有限,大型機械進出困難,材料運輸也面臨諸多不便;同時,長沙夏季的高溫悶熱與突如其來的暴雨天氣,更是給施工進度和安全管理帶來嚴峻挑戰。
面對重重阻礙,項目團隊迎難而上,以“民生工程無小事”的使命感全力推進建設。施工前期,聯合專業測繪團隊對地下管線進行精準探測,繪制詳細的地下管線分布圖,結合實際情況優化施工方案;針對施工空間受限問題,采用分段施工、錯峰作業的方式,減少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
在技術層面,引入非開挖施工技術,降低對城市道路和既有設施的破壞;利用BIM技術進行施工模擬,提前預判施工難點,優化施工流程。為應對極端天氣,建立氣象預警機制,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配備充足的防暑降溫物資和防汛設備。
在安全質量管控上,項目團隊嚴守底線。建立健全安全質量責任體系,明確各崗位安全質量職責;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提升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對管道施工的每一個環節,從管材進場檢驗、管道焊接到閉水試驗,都進行嚴格把控,確保工程質量經得起時間檢驗。
施工過程中,無數建設者用堅守與奉獻詮釋責任擔當。項目負責人連續數月駐扎現場,協調各方資源,及時解決施工難題;技術人員日夜鉆研,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瓶頸;一線工人不懼高溫酷暑、風雨交加,始終奮戰在施工一線。正是全體參建人員的戮力同心,才使得管道施工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紅旗渠水系排水改造項目管道施工任務的圓滿完成,是項目建設征程中的一座重要豐碑,彰顯了長沙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決心與魄力。接下來,項目團隊將乘勢而上,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推進后續工程建設,力爭項目早日全面竣工投入使用,讓這項民生工程、環保工程早日惠及長沙東部老城區的千家萬戶,為守護瀏陽河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質貢獻力量。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