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印發實施,對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作出系統部署,為深化水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持續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抓好《行動方案》的貫徹落實,確保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目標如期實現,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認清重要意義,增強主動意識。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建設全局,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本質表現,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彰顯。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是美麗中國在水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主要內容和堅實基礎。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碧水保衛戰要促進“人水和諧”,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繼續抓好美麗河湖建設。《行動方案》明確了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組織實施等內容,為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提供了基本路徑和工作遵循,是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之后對水生態環境保護作出的再動員、再部署,為全面持續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發出了集結令、吹響了沖鋒號。
河南省河流湖泊眾多,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人多水少矛盾突出,水資源總量僅為全國的1.43%,人均水資源相當于全國人均水平的20%左右,且空間分布不均勻、水流量不均衡,水資源稟賦相對較差,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任重道遠。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悟《行動方案》的重要意義,把抓好《行動方案》組織實施作為推進美麗河湖建設的有力抓手,扎實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要進一步強化理論學習,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重要內容,以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保護、建設美麗中國系列政策為主要內容,以《行動方案》為具體環節,組織全系統、全方位開展大解讀、大培訓,把學深悟透、學思踐悟貫穿始終,形成主動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進一步營造全民意識,堅持傳統報刊和新興媒體相結合、志愿行動和專題宣講相結合、培育典型和表彰優秀相結合,運用新媒介、新手段進行多層次廣范圍的社會宣傳,開展形式多樣的美麗河湖實踐活動,增強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的全民意識,營造共建共享美麗河湖的濃厚氛圍。
把握基本要求,形成科學路徑。《行動方案》是水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的繼承延續和深化拓展,是面向2035年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目標作出的全面部署。在工作目的上,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重點,以高水平保護為支撐,為基本實現美麗中國建設奠定良好基礎;在指導思路上,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持三水統籌、協同聯動,突出重點、長效推進,提升河湖生態系統健康水平,促進人水和諧;在實踐方法上,提出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分批推進,到2027年美麗河湖建成率達到40%左右、2030年美麗河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美麗河湖基本建成。三個方面相輔相成,彰顯了頂層設計的高屋建瓴、科學謀劃,系統全面形成了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的推進路徑。
“十四五”期間,河南全面推進美麗河湖建設,涌現了一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美麗河湖建設惠及民生、深得人心,但水環境質量改善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仍然突出,河湖生態用水保障不足、水生態破壞問題凸顯等風險依然較高,全省水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仍未根本緩解。要堅持“三水統籌”“一體推進”,順應公眾對美麗河湖的向往,以水環境污染治理、水生態保護修復、水資源安全為主線,整體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一體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水環境管理重心由質量改善向與防范化解風險并重轉變,由實現水生態效益向與經濟社會效益共贏轉變,構建推進美麗河湖建設的方法體系;要堅持省級指導市縣落實,推動市縣政府真抓實干、各級河湖長發揮作用、生態環境部門協調指導、各有關部門履職盡責,形成上下游貫通一體、多部門協同聯動、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推進美麗河湖建設的工作體系。要堅持全面覆蓋規范管理,落實《河南省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清單》,將國家下達河南省116條美麗河湖建設任務增加至152條,基本覆蓋全省重要流域河湖;落實《河南省美麗幸福河湖保護與建設行動方案》,保障按時段分批次完成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任務;落實《河南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評選管理辦法(試行)》,規范建設標準、加強技術指導、強化過程監管,探索把美麗河湖建設成效與人民群眾滿意程度相融合,組成推進美麗河湖建設的考核評價體系。
盯緊關鍵重點,確保扎實有效。《行動方案》從鞏固深化水環境治理、加強基本生態用水保障、積極推進水生態保護修復、全面推進保護與建設4個方面,具體部署了19項措施15項目標,確定了美麗河湖的建設標準和具體任務。在水資源方面,要求河湖生態用水得到有效保障,穩定實現“有河有水”;在水生態方面,要求河湖水域生態環境功能得到恢復,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穩定實現“有魚有草”;在水環境方面,要求河湖水質實現根本好轉或水質穩定達到優良,公眾親水需求得到較好滿足,穩定實現“人水和諧”。在三個維度上,明確推動水生態環境從水污染防治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全面躍升,加快實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美麗河湖愿景。
對標對表《行動方案》,河南多數地區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面臨水污染防治成效不牢、水生態修復任務繁重、水環境改善資金投入短缺、地方工作基礎和承受能力不足等問題,必須區分輕重緩急、抓住主要矛盾,緊盯關鍵重點,在解決突出問題、提增質量成效上下功夫。要緊盯國家戰略責任擔當,扛穩扛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南水北調工程水質安全重大責任,強化《黃河保護法》宣貫實施,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監督檢查和集中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實施“凈水入黃河”工程,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全面抓好《河南省丹江口水庫水質保障問題整改方案》貫徹落實,分類整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渠保護區內村莊生活污水和排污口,保障“一泓清水永續北上”。要緊盯水污染防治效能提升,對全省119條主要河流和重點水庫排口進行溯源整治,開展工業園區污水收集處理、污水資源化利用、監測監管能力提升和化工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4大行動,補齊工業園區和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與處理設施短板。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完善防止返黑返臭長效管理機制,實現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動態清零”“長制久清”,農村黑臭水體基本消除;要緊盯水生態保障基礎鞏固。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合理確定重要河湖控制斷面生態流量管控指標,健全完善河湖生態流量、水域質量監測預警機制,跨界重點河湖生態流量得到有效保障。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開展黃河流域伊洛河、金堤河、蟒沁河橫向生態補償,指導、推動受益地區與保護地區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加強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強化飲用水水源水質分級監測,確保水源地水質安全。
要緊盯項目資金支撐,積極謀劃優質項目,申請爭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努力擴大省級專項資金、引導地方財政加大投入,不斷放大資金投放規模。以項目建設績效為導向,強化資金監管使用,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開展監督評價,確保資金效益充分發揮。探索利用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治理、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等模式,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要緊盯優秀案例引領帶動,堅持聚焦典型、優中選優,指導各地分區分級開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情況自評估,支持各地積極參加各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深化做好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征集和向生態環境部提名推薦工作,挖掘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引領帶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由點及面、干一批成一批,以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任務的圓滿完成,奮力譜寫水生態環境保護河南新篇章,為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的基本實現做出河南貢獻。
作者系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