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咸新區海綿城市建設全域鋪開,空港新城緊抓機遇,因勢而謀,周密部署,把握國家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韌性城市建設等政策“風口”,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新城生態建設、品質提升重要抓手,聘請西咸新區海綿城市國家試點建設主力團隊——陜西西咸海綿城市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圍繞項目審查、技術指導、過程驗收、成果總結等全流程建設工作開展探索實踐。
今年以來,空港新城累計推廣海綿城市建設面積約944公頃,形成了“臨空經濟+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良性模式,在城市開發建設上不斷加大投入、增創優勢,全力提升建設品質與工程質量,打造高品質生態、人居、營商環境,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科學梳理,搭建系統推進海綿城市工作新模式
空港新城結合“自家本底”和工作實際,先后出臺《海綿城市專項設計審查工作制度》《海綿城市專項竣工驗收工作制度》等制度文件,全面理順建設流程,搭建建設體制機制,落實定人定責工作要求,精細梳理,扎實推進,并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剛性要求”納入城市建設審批體系流程,為空港新城海綿城市建設全域系統化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統籌銜接,持續提升海綿建設落地品質新高度
空港新城依據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對海綿城市建設目標進行精細分解,同時在項目設計過程中嚴格按照海綿城市上位規劃指標進行落實,委托西咸海綿城市團隊對方案圖紙指標及合理性進行審查把關,論證修改,開展項目規劃至竣工驗收全過程專業技術指導,確保實現海綿城市建設初衷,保證項目規劃高品質落地。
探索革新,精心打造西北地區海綿城市新典范
空港新城地處渭河以北,涇河以南,屬于渭北平原地區,新城內土壤具有不同等級濕陷性,因地制宜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至關重要。新城聯動資源,邀請西咸海綿城市及多家設計單位開展論證研討,總結出濕陷性土地海綿城市標準做法,為相關陜西省海綿城市標準圖集編制提供寶貴思路,同時也為西北地區濕陷性場地海綿城市推廣應用樹立新典范。
同時,為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西咸新區在全區大力推行城市節水、中水回用、雨水利用技術。今年以來,空港新城海綿城市建設各項目地塊及產業園區共設計蓄水模塊2.6萬立方,最大雨水回用量約為30萬立方,系統科學節約水資源,有效減少地表徑流,控制地表面源污染,遏制地下水水位下降,改善局部生態環境。對新城打造節水型城市提供有力支持,對新區創新發展提供新思路。
優化環境,落實臨空經濟+綠色生態經濟新理念
空港新城主動將海綿城市融入臨空產業布局,有效提升城市生態、人居、營商環境品質,推動臨空先進制造業、航空樞紐保障業、臨空高端服務業等海綿城市建設實施落地,實現經濟與生態協同發展。“栽下梧桐樹,何愁不引鳳凰來”,依托海綿城市建設,空港新城新增城市綠地639.89萬平方米,新建雨水管網171公里,城市配套基礎進一步完善,區域商業價值進一步提升,中國航天771研究所、幸福航空總部基地、陜西果業供應鏈中心、國儀測控基地、西咸空港光電、中南高科、國航智谷等優秀單位先后涌入,“臨空經濟+綠色生態”經濟新理念價值彰顯。
風正時濟,任重道遠。今后,空港新城將持續深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全力助推新區綠色發展,服務大西安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融入全國海綿城市建設、韌性城市建設大局,以信念凝聚力量、以實干譜寫華章!
來源:陜西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