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會議邀請到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先生、國際合作司司長周國梅女士,介紹COP15二階段會議籌備進展,以及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和國際合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言人介紹了制定《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參考指標(試行)》相關情況。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環境部組織制定了《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參考指標(試行)》,科學引導各地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
《參考指標》明確了美麗河湖的內涵,美麗河湖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方面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依據科學性、引導性、針對性、可行性原則,共制定6項參考指標,包括生態用水保障、自然岸線率、水生植物保護、水生動物保護、湖庫營養狀態及水華情況、地表水環境質量等指標,每個指標都有相應的計算方法,實現可監測、可統計、可評估。
"十四五"時期是推動水生態環境保護由污染防治為主,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要素系統治理、統籌推進轉變的關鍵時期,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是重要的工作抓手。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以國控、省控斷面所在河湖為對象,以斷面責任地市為主體,力爭在"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方面取得突破,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全國示范價值的美麗河湖。
2021年,我部首次開展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征集活動,共篩選出18個美麗河湖案例。近期,我部將組織篩選2022年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總結提煉優秀案例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將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引向深入。
來源:生態環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