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由于株洲城市港水區部分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未完全處理就直接排放,導致株洲城市四港(建寧港、白石港、楓溪港、霞灣港)水質一直為劣Ⅴ類,直排湘江后嚴重影響水質。昨日株洲市“一江四港”綜合整治領導小組透露,“一江四港”綜合整治工程總體規劃概念方案已通過評審。該項工程將于年內啟動,投資逾百億元,5年內全面完成。整治后的河水水質將達到Ⅲ類標準排入湘江。
現狀 “四港”污水直排湘江
建寧港是株洲城區四大水港之一,在歷史上曾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水道,是貫穿株洲城區的“綠色廊道”,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建寧港的水渾濁發黑,且伴著撲鼻惡臭直接排入了湘江。
據了解,這些排入湘江的污水屬劣V類,有機污染物濃度多項超標。目前建寧港污染物來源主要是建寧港底部多年淤積,導致港水發黑發臭;部分企業工業廢水違法偷排現象屢禁不止等。此外,建寧港上游河段無堤防,汛期則一片汪洋,多處受淹。
除建寧港外,白石港、楓溪港、霞灣港的情況也不容樂觀,這些水港也存在港水區部分生活污水未完全處理、雨水污水分流不徹底、有些工業企業廢水漏排和超標排放、水底淤泥堆積等問題。
改造 實現水清堤固路暢景美
為此,株洲市政府成立“一江四港”整治指揮部,投資逾百億,將該項目建成集市民休閑娛樂和城市建設發展于一體的標志性工程。
據了解,“一江四港”綜合整治工程主要內容包括整治河道、治理污水、建設道路、恢復生態以及美化景觀等5個部分,同時完成凈化處理清水塘工業廢水、云龍污水、白石港污水等項目。經過整治,“一江四港”舊貌換新顏,將實現水清、堤固、路暢和景美。
水清,即通過河道清污清淤、工業廢水達標排放、生活污水截流處理,使河水水質達到Ⅲ類標準;堤固,即堤防提高到50至100年一遇的標準;路暢,即拉通及改造沿港道路,與城市路網對接;景美,即打造城市親水綠化廊道。
按規劃,“一江四港”綜合整治工程年內將全面啟動,在2年內見明顯成效,3年內基本完成,5年內全面完成。
未來 重現“建寧古鎮”風貌
5年后的株洲“一江四港”將是什么模樣?
“一江”即湘江,將建設湘江風光帶,打造“東方萊茵河”。株洲湘江風光帶全長10.2公里,分為河東段與河西段。目前河西段已于“五一”前夕全面向市民開放,河東段規劃方案正在編制中。
建寧港的整治范圍包括主渠和支渠,主渠為紅旗路至北環大道、果園路至蘆淞路段,長3.8公里;支渠為沿果園路、石宋大道至東環路段,長1.6公里。整治工程在強化港系道路景觀的同時,將體現歷史文化內涵,重現“建寧古鎮”風貌。
楓溪港的整治范圍全長6.1公里,整治后將營造城市生態大峽谷、生態濕地水生園。
白石港的整治范圍北起上瑞高速公路,南至湘江河口,總長13.3公里,將形成多級串珠狀湖面,以實現水資源利用、防洪和景觀三大目標。
霞灣港的整治范圍南起湘江口,北至建設北路,全長4240米。霞灣港將清理治污,恢復生態,成為城市景觀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