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根據國家、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實施計劃》,我市列入該計劃的11個城鎮污水處理項目進展順利,大部分項目已投入試運行。”昨天上午,筆者從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到,該局積極推進我市城鎮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的監督管理,截至目前,全市11個城鎮污水處理項目實際建設規模達25.4萬噸/日,建設管網284.54公里,完成項目總投資7.82億元。其中今年1-6月份全市污水處理廠新增加污水收集管網55.8公里,新增5個項目投入試運行,新增處理能力9萬噸/日。
我市地處里下河地區,水網密布,水作為城市流動的“血液”,在賦予我們這座城市特有靈性的同時,對水環境的保護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而11座污水處理廠的相繼建成并投入運營,如同11個巨大的腎臟日夜不停地透析著城市的血液,讓城市的污水不再放任自流。據介紹,這11個項目分別是:市區城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市區城北污水處理廠,響水縣污水處理廠,濱海縣污水處理廠,阜寧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射陽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湖縣城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湖縣城東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大豐市城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江蘇豐港生化水處理公司污水處理廠,東臺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其中,市區城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規劃建設規模5萬噸/日,建設管網長度72.64公里,目前正在進行土建施工,預計今年9月份完成土建工程;設備招標、采購工作全面啟動,工程有望于今年年底建成投運。該工程已建設管網長度59.3公里,完成投資11332萬元。市區城北污水處理廠規劃建設規模5萬噸/日,建設管網長度40公里,一期工程建設2.4萬噸/日,目前廠區土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設,主體工程完成工程量的70%以上,建成管網22公里,完成投資約6000萬元。
加上原有的項目,目前,全市投入運行的11座污水處理廠都保持正常運轉。今年1-6月份,我市已運行的11座污水處理廠實際污水處理總量達3349.2萬立方米,平均運行負荷率達74.4%,COD削減量約為6300噸。部分污水處理廠的負荷率穩定在80%以上,如射陽縣污水處理責任有限公司、阜寧縣污水處理廠。
“城市污水處理是事關國計民生,只有加大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運營管理的力度,才能確保廣大市民生活在宜居、健康的環境中。”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鄭洪權接受采訪時表示,各地、各部門將按照國家、省“十一五”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目標要求,堅持“廠網并舉、管網先行”的原則,細排項目建設進度,在抓好廠區建設的同時,加快配套管網的建設力度,提高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充分發揮污水處理設施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