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動員和部署加強節能減排工作,要求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4年前,“十一五”規劃提出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指標。4年來,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4.38%,距20%的目標還有相當距離。目前,距“十一五”結束僅7個月的時間,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相當艱巨。5月6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稅收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通知》,要求稅務機關認真落實促進節能減排的各項稅收政策。
稅收政策在促進節能減排中發揮了什么作用?還存在什么問題,需要做哪些完善?記者到大連市國稅局和部分企業進行了采訪。
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享受優惠的企業越來越多
在大連市甘井子區革鎮堡鎮夏家河村的一個半山坡上,錯落分布著一個個綠色的大罐,大罐間有的管道相連。整個廠區綠草蔥蔥,沒有嘈雜的機器轟鳴,沒有刺鼻難聞的味道。如果不是看到門口“大連東泰夏家河污水處理廠”和“大連東泰夏家河污泥處理廠”的標牌,人們很難想到這是一家污水處理廠和一家污泥處理廠。
“大連污水處理的社會化程度較高,大部分污水處理廠采取BOT的方式建設、經營,通過引入民間資本,解決了建設資金不足的難題,提高了污水處理水平。”大連東泰夏家河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唐立軍說。
唐立軍介紹,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英文縮寫,即“建設—經營—轉讓”,是指政府通過合同授予企業一定期限的特許專營權,許可其融資建設和經營特定的公用基礎設施,準許其通過向用戶收取費用或出售產品以清償貸款,回收投資并賺取利潤。特許權期限屆滿時,該基礎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2006年,大連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大連力達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大連東泰夏家河水務有限公司,以BOT方式承接了大連夏家河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及運營管理,取得20年特許經營權。夏家河污水處理廠規劃占地面積7.5公頃,設計處理能力10萬噸/日,匯水面積49.74平方公里,工程總投資4500萬元,是大連市重點環保工程。夏家河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本著高標準、高質量、現代化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理念,選用國際先進的CWSBR(恒水位序批式反應器)處理工藝,出水指標執行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無須深度處理即可直接實現中水回用,滿足城市節水的需要。
“污水處理既可緩解水資源日益緊缺的問題,又可減輕或消除環境污染,具有明顯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按我國稅法的規定,可以享受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優惠。”唐立軍說。
唐立軍介紹,污水處理廠的收入主要是污水處理政府補貼和出售再生水兩項收入。目前每處理一噸污水,政府補助0.685元。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56號)的規定,銷售再生水免征增值稅,對污水處理勞務免征增值稅。因此,夏家河污水處理廠的兩項收入都享受了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此外,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所得可以免征三年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三年企業所得稅。經大連市國稅局審核,夏家河污水處理廠符合上述規定。夏家河污水處理廠于2008年6月21日開始取得第一筆政府補貼收入。自2008年起,夏家河污水處理廠向稅務機關申請減免企業所得稅,2009年經營所得243萬元免征所得稅。
大連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是專業生產PTA(精對苯二甲酸)產品的現代化大型石化企業。據公司總經理楊生東介紹,該公司在建的120萬噸的PTA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列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重點工程,總投資額達37億元,今年銷售額預計達到100億元。公司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先進的PTA生產技術,堅持“自主開發、自主設計、自主采購、自主建設”的原則,通過不懈努力,開發出一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單線生產規模百萬噸級的PTA生產技術,從而改變了國內依賴引進國外成套PTA專利技術的歷史局面,推動了PTA工藝技術、核心裝置和主要設備的國產化進程。在項目建設、生產中,公司大力倡導“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為更好地保護環境與合理利用能源,公司在環保方面投入巨大,約占投資總額的14%。為減少工業污水對環境的危害,公司重點建設了占地47000平方米的污水處理設施,日處理污水20000噸;大型的RTO(蓄熱式熱力氧化爐)尾氣處理系統,將有機廢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后排放,達到國家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二級標準。
2009年,經大連市開發區國稅局審核批準,該公司購置、使用的設備中,有3.6億元的設備符合環保節能節水設備的條件,其投資額的10%抵免所得稅3600萬元。
“享受稅收優惠直接增加了企業流動資金,使企業更加積極地進行環保投資。公司投入1億多元購入節能節水設備,使水的使用量從每天7萬噸下降到1.5萬噸,一年為企業節約成本接近8000萬元。”楊生東說。
大連市國稅局貨物與勞務稅處處長梁維忠、所得稅處處長關慶鋼等人士介紹,多年來,我國出臺了大量的促進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其中包括不少的流轉稅和所得稅優惠政策。大連市國稅局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宣傳、積極落實政策,使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出來,推動了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據不完全統計,企業所得稅方面,2008年度大連市總共有31戶(次)企業享受了資源綜合利用、環保節水項目、環保、節能、安全設備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金額達5775萬元。2009年度共有40戶(次)企業享受了資源綜合利用、環保節水項目、環保、節能、安全設備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金額達12080萬元。2009年度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數量和減免稅額比2008年度有顯著增加。增值稅方面,在2008年度和2009年度中,每個年度均有112戶企業享受了財稅〔2008〕156號文件及有關政策規定的銷售再生水、翻新輪胎、特定建材產品等增值稅減免、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政策。其中2008年度減免稅收入額達87572萬元,減免稅額達3673萬元;2009年度減免稅收入額達87751萬元,減免稅額達4751萬元,減免稅收入和減免稅額均有增加。
有關專家認為,節能減排稅收政策對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項目給予稅收優惠,對國家限制發展的產業則征收重稅、不予退稅,通過稅收導向,引導資本投向國家鼓勵的產業,減輕了納稅人進行環保、節能、節水生產的稅收成本,增加了投資收益,對促進節能減排發揮了顯著作用。
部分政策滯后,需要不斷完善
#p#副標題#e#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部分稅收優惠政策的內容和設定的條件落后于節能減排技術的發展,使一些企業的節能環保項目無法享受或不能完全享受到稅收優惠,限制了先進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制約了優惠政策效能的發揮。
與大連東泰夏家河污水處理廠緊相連的大連東泰夏家河污泥處理廠,同樣是做節能環保業務,但因為政策規定,前者可以享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優惠,而后者卻無法享受到稅收優惠,這讓企業很困惑。
大連東泰夏家河污泥處理廠同樣采取BOT的建設方式,投資方也是大連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由東泰有機廢物處理有限公司運營、管理,唐立軍兼任公司總經理。
唐立軍介紹,污泥處理是污水處理的進一步延伸,污泥是污水處理的產物。隨著城市污水處理量的不斷增加,污泥量也大幅增加。大連市目前污水處理每天產生330多噸的污泥,如果在建的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產,將每天產生600噸的污泥。過去對污泥采取填埋的方式,對土壤、水都會形成二次污染。大連市政府為了徹底解決污泥的環境污染,決定采用先進的厭氧消化及工業化制氣的方法處理污泥,以實現污泥處理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夏家河污泥處理廠應運而生。
唐立軍介紹,夏家河污泥處理廠項目投資總額達1.5億元,可日處理污泥600噸。除主要處理污泥外,也可以處理餐飲垃圾、過期食品、屠宰及肉類加工產生的廢物。污泥經過處理,產生沼氣,經過提純后即變為居民使用的天然氣;污泥處理產生的沼液、沼渣,可以制造出有機肥。按每天處理600噸污泥計算,夏家河污泥處理廠可日供天然氣1.65萬立方米,可解決4萬戶居民的生活用氣,每年還可生產出4000噸的磷肥和4萬噸腐殖土。每年可減排甲烷氣體近4700噸,相當于減排溫室氣體二氧化碳10萬噸。
“污泥處理完全符合節能環保和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但由于目前稅收政策的限制,我們享受不到稅收優惠。”唐立軍說。
記者了解到,夏家河污泥處理廠的收入主要是污泥處理政府補貼、出售天然氣的收入,以及處理一些企業產生的污泥取得的收入。目前,每處理一噸污泥,政府補貼135元。
財稅〔2008〕156號文件規定,對污水處理勞務免征增值稅,但沒有規定污泥處理勞務可以免征增值稅。納稅人銷售以垃圾為燃料生產的電力或者熱力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的政策。夏家河污泥處理廠處理污泥生產的是沼氣,不屬于電力、熱力范圍,按目前的政策規定沒有享受增值稅優惠。
唐立軍介紹,截至4月30日,夏家河污泥處理廠共處理污泥及其他可降解有機廢物6.5萬噸,生產沼氣394萬立方米,對外銷售天然氣110萬立方米,按目前的政策,大約需繳納增值稅200多萬元。3月10日,夏家河污泥處理廠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他們處理污泥的方法引起了其他城市的重視,幾個城市已決定按他們的模式建設污泥處理廠。
唐立軍認為,污泥處理作為污水的延伸處理環節,具有明顯的節能環保功能,希望國家將污泥處理項目等同于污水處理項目,規定免征污泥處理增值稅。他還認為,污泥處理產生的沼氣,制成天然氣后輸入城市燃氣管網,是一種綠色的生物質燃料,應歸入“以垃圾為燃料生產的電力或者熱力”的范圍,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唐立軍認為污泥處理項目符合節能環保的要求,能適用《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八條的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的優惠,但企業營運初期,成本較高,很難享受足“免三”的優惠,希望能從獲利年度起享受“三免三減半”的優惠。
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使用節能節水設備享受稅收優惠時,同樣受到政策的困擾。
該公司財務總監朱軍民介紹,《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企業遇到的問題是,上述目錄發布于2008年,但大多采用的是2006年的技術標準。隨著技術的進步,企業現在實際購置的設備雖然節能、節水性能優于上述目錄的規定,但由于不在目錄中,難以享受到優惠。此外,企業建設的是一整套的生產線,是由很多設備組成的,其節能、節水的效果只能按整個項目衡量。但是上述目錄規定的是一個個的具體設備,企業在適用稅收政策時會遇到很多麻煩。希望有關部門及時更新目錄,以反映技術的進步;同時完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設備的認定方法,使企業更方便地享受到優惠。
大連市國稅局有關人士指出,隨著社會發展、技術進步,節能減排的一些稅收政策確實同實際情況有不相符的地方。他們將進行深入調研,將有關情況和企業訴求向上級機關反映,以推動政策的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