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污水截流、河底清淤,年底前重現碧水清波
被污染的湖泊河流怎么治理?如何才能根治生活污水排入河里?昨日,記者從渝北區城區公園建設及河流湖泊綜合整治指揮部獲悉,該區在實施“三河七湖”綜合整治中,將投入1.35億元,通過建無能耗污水生態處理站、河底清淤、環湖截污等措施,讓河流重現清亮。
多家科研單位論證治理方案
“三河七湖”綜合整治包括渝北區三條受污染較嚴重的河流:盤溪河、新塘溪和平灘河,七座城區湖庫是雙龍湖、寶圣湖、碧津湖、木魚石、紅巖、高腳水、五一水庫。
自去年年底,渝北區啟動該項整治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如何科學有效地治理水體污染擺在了其面前。在去年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該區區委區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完成了《盤溪河、寶圣湖污染現狀分析及治理對策》調研報告,并先后與重慶綠和環境保護工程有限公司、重慶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多家科研單位反復論證治理方案,最終確定了整治方案。
修建4個污水生態處理站
按治理方案,在平灘河、新塘溪河道較集中的污水排放處,修建4個無能耗污水生態處理站,分別是沙坪老街、張家口、仁睦灘和長河村生態污水處理站。這些處理站不耗能,而是采取格柵格網池、厭氧凈化池、人工濕地、跌水曝氣裝置、集水布水裝置、排洪溝、植物圍欄等,對污水進行處理。
據介紹,自3月上旬開工以來,4個生態污水處理站的主體工程已完成,6月份將投入運行。4個污水處理站中,最大的占地6畝,每天能處理污水1200噸。
此外,對平灘河、新塘溪的受污染河段,還將采取河底清淤,目前清淤方案通過專家評審尚在修改完善中。而在河流岸坡也將增加綠色植物,為其增添一份魅力。
污水截流治理湖泊污染
至于湖泊污染,渝北區開出的“藥方”更重,最主要的還是污水截流工程。以盤溪河為例,該片區的生活污水本應經市政管道,輸至唐家沱污水處理廠集中凈化達標排放,但盤溪河流域在整治之前,流域內開發建設已開始,由于盤溪河整治規劃和城市排水設施配套建設并未納入開發規劃,從而導致樓盤小區建成后,生活污水只有直排盤溪河,河流整治也多年未見其效。
此次整治,盤溪河就將“斗硬”,實施長達5公里的污水截流、雨水生態滲濾溝工程,并進行河底清淤,清理河道垃圾。此外,在盤溪河兩側栽植苗木,形成綠色生態屏障。
“目前寶圣湖、雙龍湖污水截流工程已完成。”渝北區城區公園建設及河流湖泊綜合整治指揮部辦公室朱曉東介紹,累計完成截污11處,安裝管道1018米。
年底12月考核驗收
據介紹,整個整治項目總投資為1.35億元,分別由空港新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建龍投資有限公司和空港園區作為業主自籌資金,并與重慶水務集團合作,采用BT模式投資建設,今年12月將完工,并接受考核驗收。
“拋開這些枯燥的數據。”渝北區區委常委秦文敏形象地描述道:屆時,“三河七湖”碧波蕩漾,湖中菖蒲搖曳,荷花亭亭玉立,環湖、河流兩岸蒼翠欲滴,好不醉人。這些湖、河將成為渝北創建國家生態區的名片。
記者劉曉熹
“三河七湖”治理工程
項目名稱:張家口污水生態處理站
格柵格網池、厭氧凈化池、人工濕地、跌水曝氣裝置、集水布水裝置、排洪溝、植物圍欄等。占地4.5畝,日處理900噸
項目名稱:仁睦場污水生態處理站
格柵格網池、厭氧凈化池、人工濕地、跌水曝氣裝置、集水布水裝置、排洪溝、植物圍欄等。2.5畝,日處理300噸
項目名稱:沙坪老街污水生態處理站
格柵格網池、厭氧凈化池、人工濕地、跌水曝氣裝置、集水布水裝置、排洪溝、植物圍欄等。占地4畝,日處理800噸
項目名稱:長河村污水生態處理站
格柵格網池、厭氧凈化池、人工濕地、跌水曝氣裝置、集水布水裝置、排洪溝、植物圍欄等。占地6畝,日處理1200噸
項目名稱:盤溪河污染治理工程
污水截流、雨水生態滲濾溝、生態屏障—河岸綠化、梯級河道景觀—橡膠壩設置、河底清淤、垃圾清運等。長約5公里
項目名稱:紅巖水庫污染治理工程
環湖截污、雨水生態滲濾溝、綠島浮床、人工復氧、人工循環、湖底清淤、生態屏障—河岸綠化、水生動物放養、垃圾清運等。19萬立方米/130畝
項目名稱:五一水庫污染治理工程
環湖截污、雨水生態滲濾溝、人工復氧、生態屏障—河岸綠化、水生動物放養、綠島浮床等。88.8萬立方米/243畝
項目名稱:雙龍湖污染治理工程
環湖截污、生態攔截、湖底清淤、人工濕地、人工造流復氧、浮島浮床、水生動物放養等。78萬立方米/26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