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重點治理劣五類水質河流。這是在7月22日結束的“國家水專項‘十二五’實施方案與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交流會”上,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長凌江透露的。
凌江說,通過水專項的數據和技術等支持,除海河流域外,我國河流水質已有了較明顯的改善,劣五類水質河流數量大幅下降,為重點消滅劣五類水河流打下了基礎。
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在交流會上指出,水專項在“十一五”期間獲得了大量翔實的第一手基礎數據資料,攻關了一批行業廢水處理、面源污染控制和生態修復等關鍵技術,研發了藍藻清除等大型設備,這些成果還將為我國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和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水專項正式實施已有3年多時間,劉志全說,應加強水專項“十一五”成果與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銜接,及時把成果應用到“十二五”水體污染控制和治理上來。
在會上,有關專家還建議,根據各流域基本特征的不同和所在地方政府積極性的差異,水專項和規劃都應按照“先行先試”的原則,對松花江、遼河流域等水質相對較好或地方積極性較高的地區有所側重,給予相對較多的支持。(記者李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