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下水資源情況怎樣?誰在開采?水質咋樣?有沒有受到污染?……昨天上午,記者從南京市政府召開的南京市水利建設與地下水資源保護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南京市地下水資源保護管理條例管理辦法》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自8月1日起施行。從目前的監測情況來看,南京地下水資源偏少,但水質良好,并未受到污染。
目前地下水用在哪?
每年1400萬噸地下水,為工農業所用
“目前,南京全市地下水天然補給資源總量為每年7.27億噸,可開采量為每年3.79億噸。地下深井共有400余眼,而實際開采使用的在300眼左右。”發布會上,南京市水利局巡視員王貴勤介紹,2002年以來,深層地下水的年開采量穩定在1400萬噸左右。目前地下水的使用用途,主要是用在六合、江寧、浦口、棲霞地區少部分工農業生產和服務業上。隨著自來水管網入村到戶,還有極少數居住在丘陵山區的居民,在取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
“由于南京就在長江邊上,客水多,就是我們說的過境水豐富,所以整個南京市的供水是以地表水為主的,地下水只是作為輔助水源來開發利用的。”王貴勤說。
今后地下水怎么采?
建筑物密集區地下水不得直接取用
“我們南京供水長期以來一直是以地表水為主,對地下水管理缺少規范,為此,南京市政府近期專門出臺了《南京市地下水資源保護管理辦法》,并將于8月1日正式實施。”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王國夫表示,這個辦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城市、集鎮等建筑物密集區直接取用地下水,并把地下水用于地源熱泵系統,地下水保護范圍內禁止設置垃圾填埋場,興建有污染的企業,禁止利用滲井、滲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傾倒含有毒污染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和其他廢棄物等。
“今后開采地下水,必須劃定總量和水位控制兩條紅線,既合理利用地下水又不發生過量開采造成的地質沉降。”王國夫說。
地下水的水質咋樣?
全市61個監測站點,地下水質量不錯
南京地下水水質咋樣?有沒有受到污染?南京市水資源管理中心主任張文新告訴記者,南京現有地下水監測站點61個,其中主城區17個,郊區44個。這些站點都具備取樣監測地下水水質的功能。
“南京地下水資源相對于地表水來說,還不算豐富,但從目前的監測結果來看,南京地下水始終維持比較好的狀態,可以說還是原生態的。”張文新表示,隨著城市擴容,原本監測站點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辦法》實施后,將在原有站點的基礎上,新建15個新的監測站點,除監測開采總量、水位情況之外,更主要用來監測水質,確保實時監測,預防污染。
溫泉開采會“見底”么?
湯山、湯泉的溫泉再生量大于開采量
記者了解到,我國沿海部分地區,因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其罪魁禍首就是過量開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效應,南京仙鶴門、南京火車站地區也曾出現過地面塌陷等現象。近年來,隨著旅游業興起,溫泉資源豐富,湯山、湯泉興建大批度假山莊和設施,這兩處“溫泉大戶”地區,會不會出現過量開采,造成溫泉資源枯竭,引發一系列地質災害等后果?
面對記者的疑問,南京市水資源管理中心主任張文新解釋,目前,湯山每天溫泉開采量為1000—1500噸,湯泉為800—1000噸,而兩地每年可用溫泉地下水資源總量為4400萬噸,開采量遠遠小于可再生資源量,不會造成溫泉資源枯竭,更不會引起地面下沉。
備用的飲用水庫在哪?
江北金牛湖 江南石臼湖“待命”
“地下水具有運動緩慢、補給周期長、循環更新慢、自我修復能力差等特點,一旦遭到污染,以后就很難去治理和修復了。”南京市水利局巡視員王貴勤表示,南京地下水雖然水質較好,但作為戰略儲備來使用較為合適,更提倡使用地表水作為飲用水。
除了長江客水等目前的地表飲用水源,一旦水源地出現問題,南京有無備用的飲用水源? “目前的飲用水源發生污染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南京目前確實在計劃建設兩大備用飲用水源地,分別是江北的金牛湖和江南的石臼湖。”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旦長江水源受到污染,通過石臼湖—秦淮河—秦淮新河70多公里長的清水通道向城區供水。江北金牛湖則通過鋪設自來水管道,平時取長江水供應六合、大廠地區,緊急狀況下利用金牛湖水源反向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