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發改委稱,兩套調價方案將結合居民用戶水價調整聽證會及其他形式,在征求社會各方意見并修改完善后上報市政府審定。聽證會已定于6月28日舉行,目前聽證會參加人員的報名工作已全部結束,21名聽證會參加人員、3名消費者替補人員和5名旁聽人員名單已確定。
供水企業持續多年虧損
居民水價時隔四年之后再次上調的背后,則是市屬供排水企業連續多年持續虧損的無奈,去年,供水企業每向居民提供1立方米自來水即虧損約0.7元。
市屬供排水企業的序列中,供水主要由市南、市北、浦東威立雅、閔行等四家公司運營管理,擁有13家自來水廠,日均供水量約585萬立方米。市屬排水主要由市排水公司運營管理,擁有14家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能力507.4萬立方米。
由于動力、原材料等價格上漲,運行設備陳舊和管網老化維修費用增加,以及折舊和財務費用等成本快速增長,又難以完全通過現行水價消化,本市供排水企業出現了持續虧損和現金流壓力較大的困難。調價聽證報告中透露,2012年市屬供水企業凈虧損為2.68億元(折算每立方米約0.15元),市排水企業凈虧損5.05億元,單污水輸送處理業務即虧損4.26億元(折算每立方米約0.36元)。
水務局副局長陳遠鳴表示,本市供排水企業面臨著諸如資產負債率形勢較為嚴竣等困境。目前供排水企業面臨的困難,單靠政府買單或企業自身降本增效都不能完全解決,若全部通過水價上漲體現,則調價幅度可能會更高。陳遠鳴稱,此次調價方案體現了政府、企業、社會共同承擔的原則,并非盈利性調價。市發改委價格管理處處長李荃表示,此次水價上調后,將在下一次社會保障標準調整時就將統籌考慮本次調價因素,以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
每立方米擬上調0.85元
社會承擔的部分將最終體現在居民綜合水價的上漲中,而每立方米0.85元的上調幅度是如何算出的?市發改委價格管理處處長李荃介紹說,本次調價遵循按成本定價的原則,暫不考慮經營收益,綜合考慮市屬供排水企業2012年度凈虧損和2013年度新增成本得出。而在核算成本時,市排水企業承擔的雨水防汛支出將由市財政專項補貼資金解決,定價成本中僅考慮污水輸送處理業務相關成本。
根據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的審核報告,2013年市屬供水企業新增成本折算約每立方米0.54元,其中包括原水水資源費上調、原水新增運營和利息等;市屬排水企業的污水輸送處理業務新增成本折算約每立方米0.14元,包括排水新增運營、折舊、利息成本等因素。
而2012年市屬供水企業和排水企業凈虧損分別為每立方米約0.15元和0.36元,將此與2013年新增成本累加,即得出平均上調增幅:供水價格每立方米提高0.69元,排水價格每立方米提高0.50元,供排水合計擬每立方米提高1.19元(由于排水按用水量90%計算,實際每立方米提高1.14元)。按照這一調價水平,在對非居民用戶和居民用戶擬定相應的調價方案后,居民綜合水價的調價幅度最終確定為每立方米0.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