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州市水環境整治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廣州將繼續將水環境污水治理引向深入,結合水系梳理,查漏補缺,以截污治污、雨污分流、水生態修復為整治原則,綜合采用河涌清淤、群閘聯控、調水補水、生態堤岸建設、景觀營造等措施,控制減少水污染,提高河涌的生態修復能力,確保城市水環境的持續好轉。
一是著力完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按照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廣寧關于“污水處理全覆蓋”的指示要求,堅持從源頭截污,不斷完善污水收集和轉輸系統,不斷提高全市污水系統納污率和處理率。抓好列入治水任務工程項目的查漏補缺,復核所有排污口,抓好治水效果的查漏補缺,抓好對河涌親水性、人文景觀效果的查漏補缺。
二是著力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確保已建城鎮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充分發揮作用,啟動第二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計劃用3至5年時間,建設557個村污水治理工程,服務人口達到193.35萬人。
三是著力擴大治水效果。建設一批示范性河涌,注重水文化元素,提升水文化品位,努力營造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水環境。
四是著力建立水環境治理長效機制。加強水域保潔工作,完善對治水工程基礎設施的運營管理,明確市、區責任分工,完善和細化排水、排污的各項管理制度,推進管理的精細化、規范化。
五是著力加大對違法排污行為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對河涌沿岸工業企業、餐飲、洗滌、畜禽養殖等違法排污行為的查處力度,實施限期治理和行政處罰,必要時采取限產、停產等措施,有效防治水環境污染。
六是著力引導市民提高水環境保護意識。加強宣傳,引導廣大市民愛護母親河,強化河涌保潔的監管力度,杜絕污染河道的行為。(肖靜 廖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