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本報去年以來持續關注長春雁鳴湖周邊環境,但始終未得到很好的解決。記者踏訪發現,除了垃圾遍地,居民的“小片荒”甚至開進了湖里。7月2日記者了解到,長春市市長公開電話辦公室已記錄該事件,交由綠園區政府和長春市建委處理。5日,長春市綠園區市容環衛局工作人員奮戰4小時,將雁鳴湖畔垃圾全部清運完畢。
本報訊(記者李珉琦)明年,雁鳴湖明溝污水截流工程將啟動,附近將建污水處理廠。長春西部排污管線工程完成后,雨水明溝沿線及雁鳴湖周邊將建成開放式休閑綠地公園,長春西北部將形成“一廊七園”園林景觀。
臟差原因 兩排污明溝造成
13日,就本報報道的雁鳴湖水質臟差問題,長春市建委向長春市市長公開電話辦公室作出情況說明。
長春市建委表示,雁鳴湖治理是串湖水系綜合治理的一部分。流入雁鳴湖的水系主要有兩條,一條是串湖明溝,另一條是綠園明溝、翟家明溝共同匯入的翟家明溝。上游污水直接排放到雁鳴湖,導致雁鳴湖水質臟差。
逐次治理 8000萬元建污水干線
治理方面,目前串湖明溝污水截流管線已經完成,總長約3750米。在沿線建成了長春公園、天嘉公園、楊家公園、珍珠溪公園和新月公園,并建成了日處理能力2.5萬噸的天嘉公園污水處理廠。翟家明溝污水截流管線,完成了從雁鳴湖上游串湖明溝污水截流管線接入處到雁鳴湖大壩下的2900米排污管線。
“下游污水干線建成了,上游的污水排放才有出口。”長春市建委建管中心前期部部長宋志鴻表示,今年,長春市建委安排建設資金8000萬元,建設雁鳴湖至兩甲窩鋪污水干線,總長度5.5公里。工程分為4個標段,其中3個標段已經開始管線鋪設,一個標段正在進行作業井施工,預計今年年末完成。
治理內容 改造建設分三步走
宋志鴻介紹,雁鳴湖改造分為污水截流干管建設、沿線公園綠地建設、中水利用。對雁鳴湖上游污水進行截流治理,綠園明溝上游和翟家明溝上游均位于棚戶區內,按照長春市的統一部署,明溝改造和棚戶區改造同步進行,翟家明溝截流干管完成后,再啟動上游截流管線的建設任務。
其中,綠園明溝污水截流管線,起點一個為李家屯,一個為大房身棚戶區,終點為四季青市場北側,介入翟家明溝污水截流管線;翟家明溝污水截流管線上段,起點為迎賓路北側、西四環路翟家水庫大橋東南側,終點為四間水庫上游串湖明溝污水截流管線接入處,總長6050米。
綠地公園 西北部建“一廊七園”
管線工程完成后,隨著棚戶區改造,對翟家明溝、綠園明溝沿線將進行景觀設計,形成長春公園、天嘉公園、楊家公園、珍珠溪公園、新月公園、雁鳴湖公園、兩甲水庫公園等“一廊七園”,長春市西北部將形成綿延約14公里的園林景觀。
宋志鴻介紹,“一廊七園”的規劃,是長春市打造西北部水系綠地的規劃,從2004年開始啟動,目前已經完成長春公園、天嘉公園、楊家公園、珍珠溪公園和新月公園建設。根據規劃,雁鳴湖污水治理后,將建成開放式休閑運動公園。公園內部將引進適合青少年運動的體育設施,包括滑板、自行車等項目,建設的標準將參照天嘉公園和伊通河兩岸的建設標準。“西北部‘一廊七園’建成后,長春市民如果騎自行車游玩,一天來回往返大約28公里,或將成為長春西北一日游的旅游線路。”宋志鴻說。
中水利用補充水系景觀水
“城市公園綠地建設,應該說是從污水治理開始。”宋志鴻介紹,西北部污水截流管線建成后,還將建設兩甲窩鋪污水處理廠項目,位置在雁鳴湖東北角大壩西側,拆遷、基礎建設、設施等工程超過8億元,其中計劃安排2.5億元資金進行拆遷。如果拆遷順利,將在明年啟動建設,預計3年內建成試運行。
建成后將對綠園明溝、翟家明溝、宋家明溝污水截流管線排放的污水進行處理,還將對寬城區北區排污管線的污水進行處理。
“污水處理后就是中水,中水可以用做澆花、景觀補水。”宋志鴻說,兩甲窩鋪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同步的中水利用系統將向串湖水系上游,每日提供5萬噸中水,補充上游景觀水系的景觀水。
目前,綠園明溝和翟家明溝沿線棚戶區改造工作尚未完成,綠園區政府正與規劃部門協調,啟動綠園明溝、翟家明溝規劃設計,設計完成后啟動拆遷,明年啟動建設。同時,兩甲窩鋪污水處理廠工程正在進行拆遷摸底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