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理不能再“一埋了之”
8月31日,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并通過了《沈陽市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以下簡稱《條例》),明確提出了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證水污染防治目標的實現。用市人大常委會環資委主任委員宛英的話說:“這部條例的核心目標就是要讓老百姓喝上干凈水。”
《條例》規定,要實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飲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脅供水安全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責令相關排污單位采取停止或者減少排放水污染物等強制性應急措施;可能威脅下游地區飲用水供水安全的,應當及時向下游地區通報。飲用水水源受到污染的,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有關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及時向社會發布有關飲用水水源污染狀況、應急措施和恢復供水等相關信息。
《條例》的另一大亮點,就是將污泥的無害化處理納入地方法規,以確保水源不被二次污染。據介紹,沈陽的污水處理廠每天在對污水進行處理后產生大量污泥,《條例》要求,應當遵循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原則,對污泥進行處理處置。禁止用傾倒、堆放、直接填埋的方式對污泥進行處置,違反規定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治理,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本報記者 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