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獲悉,常州市已編制完成并正積極推進實施《2010年常州市清水工程實施計劃》,年內將實現“不黑不臭,管理到位”的目標,并逐步恢復其中10條河道的生物多樣性。
一是控源。完成沿河7家企業搬遷,對8條河道沿線117家企事業單位實施接管,對3條河道沿線44家企業實施雨污分流和排污口規范化整治。
二是截污。對414家餐飲企業、200座公廁、13家垃圾中轉站實施綜合整治,完成潘家村、史家村等30個居民點的污水截流,年內計劃消滅排放口101個,預計削減污水量9000噸/日。
三是清淤。加快推進6條河道的清淤疏浚工作,優化河道常態換水機制,推進市區泵站統一調度和聯動換水的運行體系,實施科學活水。
四是修復。對10條河道實施生態修復,繼續推進生態觀察點建設,改善和提升水質環境質量,恢復水體生態功能。
五是監測監管。加強對沿河企業的監管和河道巡查,加大飛行檢查力度,開展節假日、夜間檢查,建立健全河道一日一報、一周一告、一月一評制度;在常規監測的基礎上,對30條河道開展生物生態監測,全面把握市區水環境的動態變化。(戴賢永興華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