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政府第12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甘肅省地表水功能區劃(2012—2030年)》。
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和探索,甘肅省水功能區劃體系已基本形成,在全省水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該省列入全國重要水功能區的名稱、水質目標、河長等均有變化。根據2011年12月國務院批復的《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2011—2030年)》,甘肅省水利廳對《甘肅省水功能區劃》進行了修訂?!端δ軈^劃》的修訂是應對當前甘肅水資源保護嚴峻形勢的迫切需要,是執行《水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明確要求,更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水資源短缺是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編制和實施水功能區劃,就是根據甘肅水資源的自然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確定不同水域的功能定位,明確管理目標,強化保護措施,實現水域的分類管理和保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
《水功能區劃》將成為核定水域納污能力、制定相關規劃的重要基礎和主要依據,對促進水資源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水功能區劃》范圍包括全省黃河、長江、內陸河流域121條重要河流和2個內陸湖,涉及總河長13321.8公里,湖泊總面積119.6平方公里,劃分一級水功能區188個,其中,保護區53個、保留區43個、開發利用區70個、緩沖區22個。二級水功能區116個,涉及河流69條,總河長6516.0km,其中飲用水源區24個、工業用水區45個、農業用水區37個、漁業用水區6個、過渡區2個、排污控制區2個。
批復要求,省水利廳會同有關部門和市州人民政府認真組織實施《水功能區劃》),要根據不同水域的功能定位,實行分類保護和管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力爭2015年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65%,2020年達標率達到82%,2030年達標率達到95%以上。各市州及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加大投入,制定相應措施,完善管理規定,如期實現各水功能區水質目標。要在水資源管理、水污染防治、節能減排等工作中嚴格執行《水功能區劃》要求,協調銜接好《水功能區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體功能區、土地利用、城市建設等相關規劃的關系。
批復強調,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水功能區劃》對水質的要求和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核定水域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意見。要加強水功能區監管能力建設,建立完善水功能區達標評價指標體系,確保用水安全。要嚴格實施取水許可審批管理,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強化水資源管理責任,促進水資源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