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年,我省擬在湟水河流域建設10個污水處理廠,計劃總投資8.6億元,日處理污水15.7萬噸,污水管網總長364.13公里,污水處理廠建成后,湟水河流域水體總體水質由現在的III~V類改善或控制到III~IV類。水質經處理后,湟水將再現“湟水春漲”的動人景觀。
作為全國生態重點保護地區之一的青海,也是重要的水資源高密集區,素有“中華水塔”美譽。水污染防治對節能減排、減少水污染關系重大,特別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生態立省重大戰略的實施,有力推動了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但是,素有西寧“母親河”之稱的湟水河流域,干流及支流流域一些企業無視環保法律法規,非法排污現象嚴重;有的單位和企業為逃避環保責任,治污設施時開時停。在城鎮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的雙重甚至多重“摧殘”下,湟水年“吃”污水總量達到1.4億多噸,昔日美麗的湟水河幾乎成了污水河。湟水河流域年吃污水的驚人數據和逐年加劇的水污染也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多年來,省上相關部門十分重視湟水河污染防治工作,并于1992年2月通過了《青海省湟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2004年4月編制下發了《湟水河污染防治規劃》。目前,湟水河污染防治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為此,省發改委會同省環保局、國土廳、建設廳,組織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寧市和海東地區等相關部門,對湟水河流域10個城鎮的總體規劃、人口基數、供水情況、排水管網覆蓋及建設等摸底調查,著手編制完成了《湟水流域污水處理廠建設規劃》。根據規劃,10個污水處理廠將分別建在西寧、民和、大通、海晏、湟源、互助、循化等地。
之前,省發改委于今年9月曾安排前期工作經費,支持和幫助這些地區先后完成了10個城鎮污水處理廠項目調研報告及用地、環評、收費、產業化運營等前期工作,并已正式上報國家發改委加緊爭取國家資金支持,各項目還被列入明年及后續年度的政府信用貸款重點支持范圍。
這一系列污水處理設施項目逐步實施和投入運營后,湟水河流域將有望再現“湟水春漲”。(作者: 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