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水務市場長期看好
今年7月在京召開的中央水利工作會議上,在胡錦濤的講話中除了提到農田水利建設、防洪保障能力外,還重點提出了三部分內容,要著力推進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要著力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要著力提高水利科技創新能力。
本報曾介紹到,中央水利工作會議奠定了未來我國全面發展水利建設的政策基調,水利建設板塊將成為短期熱點,而節水灌溉和水污染治理將成為中長期熱點。考慮到水務行業盈利水平相對穩定、市場前景樂觀、水價走勢趨勢明確,券商預測,未來水務板塊仍有一定投資空間。
其中碧水源作為水務行業的明星企業,這一利好政策將進一步助推公司主業增長。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2011年7月27日,共有18家機構對碧水源2011年度業績做出預測,平均預測凈利潤為3.75億元,平均預測攤薄每股收益為1.1601元(最高1.3318元,最低0.8627元)。公司中報預計將于本周四披露,屆時上半年業績表現將見分曉。
●強強聯合,競爭優勢更加突出
在一個月前,北京碧水源與三菱麗陽株式會社及控股子公司江蘇碧水源簽訂合同,擬合資設立無錫碧水源麗陽膜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公司投入2215.2萬元超募資金,江蘇碧水源出資568萬元自有資金,三菱麗陽株式會社投資2896.8萬元,分別持股39%、10%及51%。據了解,合資公司主營是生產水處理膜,定位是面向國內對國外品牌有特殊需求的高端用戶,以及工業污水領域用戶。
碧水源雖然在我國的MBR(膜生物反應器,具有出水水質高、占地面積小、污泥量小等優點,是符合我國水資源管理導向的新型污水處理工藝)市政水處理領域占據 6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其膜產品主要應用于自己承接的市政污水工程,公司膜產品在外界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并不高。而三菱麗陽是世界上著名的微濾膜生產企業,其產品性能、技術居于世界行業領先水平。在增強型中空纖維膜制造領域,三菱麗陽和碧水源的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二者強強聯合,將持續保持產品的技術先進性。
另外,借助合資公司的設立,碧水源將迅速擴大產能、豐富產品系列、提高核心競爭力,繼續保持優勢市場地位。在無錫設立膜生產基地,將大幅降低南方地區產品的運輸成本,從而降低產品售價、提高產品競爭力、減少競爭對手。
●借力政府,進軍全國市場勢頭足
碧水源自上市之初,便開始從市政關系和資金上向北京之外地區傾斜。公司整體發展模式是與地方有政府背景的城投公司建立合資公司,利用其政府背景和融資渠道,打開當地水務市場,擴張各地業務。7月21日,碧水源與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昆明市第九、第十污水處理廠BT(建設-移交)項目投資建設、移交及回購合同》。這一合同將促進公司膜產品及服務的銷售,對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產生積極影響。隨著各地分公司的成立,目前市政關系已逐步進入收獲期。
據了解,碧水源與地方政府的合作表現為合作成立專營水務的合作子公司,具體的合作對象都是以當地城投、水投等擁有市政污水處理項目資源的企業,通過合作方式能夠獲得穩定的項目來源,從而實現公司業務的穩步發展,項目建成后合資公司也將承擔運營業務,更能形成穩定的收入來源,此模式的不斷推廣將成為公司業務發展的利器。巧妙利用自身的超募資金優勢,將其轉化為水務項目的啟動資金,并以此為起點放大財務杠桿,最后轉化為自身的工程設備業務利潤,也就是以資本帶項目,以項目帶產品的經營模式。
這種“技術資金換市場”經營模式的優勢在于巨額的超募資金和MBR領域的技術優勢成為公司拓展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國內MBR 市政污水處理行業的龍頭企業,碧水源的主營業務即涵蓋了MBR 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膜銷售、凈水器銷售等方面。未來,公司還將建立5-10個大型省會基地,每個基地總處理規模超過200萬噸/日,并配建膜生產線,同時進入20-30個重要地級市,實現業務全國化布局。
本月伊始,碧水源又有了新動作。公司擬以貨幣出資480萬元自有資金(占新公司96%的股權),與石艾帆先生設立北京碧水源固體廢物處理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