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進行中的污水處理提標改造,正源源不斷地將城市污水變成清水。來自市水務集團的統計:今年1至8月,集團公司共完成污水處理總量1962萬噸,COD(化學需氧量)達標率94.3%,完成削減量5015噸。據了解,除了日處理規模為3萬噸的鳳凰污水處理廠一期升級改造工程預計到今年底完成外,此前,市水務集團下屬鳳凰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市北污水處理廠、碧浪污水處理廠都已完成升級改造。
市水務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水務集團下轄4座污水(鳳凰、市北、碧浪、梅東)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為13萬噸,擔負著市中心城區的污水收集和處理任務。為改善太湖流域水環境,節約水資源,2007年,水務集團就決定對碧浪、市北和鳳凰這3座污水處理廠進行升級改造。
記者了解到,市區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主要是運用加藥混凝沉淀、過濾等工藝,將污水排放標準從國家一級B標準提高到一級A標準。工程完成后,將進一步有效控制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對提升我市城市水環境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2007年起,市水務集團總投資7500萬元,陸續啟動對碧浪、市北和鳳凰3個污水處理廠的技術升級改造。為確保污水處理廠發揮作用,在原有鋪設污水管網的基礎上,市水務集團先后投入資金5330萬元,實施了污水截流一、二期工程,目前已累計建成污水管網138公里,污水提升泵站6座,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達83%以上,配套污水管網建設已基本覆蓋。
除了污水處理硬件上的投入,市水務集團還從污水源頭上加強管理,與各進網重點排污企業簽訂了污水處理合同,定期、不定期地對各進網企業的排放廢水進行監測,確保入網污水水質穩定、達標。同時,根據環保部門有關系統運行管理實施辦法,公司與第三方(浙江環茂自控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維服務合同。各污水處理廠都安裝了出水在線監測系統,對出水水質實行實時監控。公司每月向環保部門匯報運行情況,環保部門每月的監測報告也及時反饋,由于建立了良好的溝通協調、在線監控和連網機制,公司能夠及時了解掌握監測數據,對污水處理生產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為了控制和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我們還探索污水處理后尾水的利用價值。”市水務集團有關負責人說,目前鳳凰、市北污水廠內用水需求較大的生產車間及沖洗用水已由自來水改用處理后的尾水,節水成效比較明顯,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公司還在鳳凰廠外鋪設了回用管道接口,歡迎有尾水回用需求的企業進行試用,這對減少資源浪費和廢水的排放,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都起到了推進作用。(徐斌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