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日報訊 記者楊麗娟報道 傳統的染色以水為介質,環境污染嚴重。如今這一難題被我省科研人員攻克。6月22日,省科技廳在大連工業大學組織召開科技成果項目鑒定會,該校教授鄭來久負責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與工程化設備”和“散纖維及成衣制品無水染色”項目實現了無污染、零排放的清潔化生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據專家預測,成果推廣后,全行業年節水將達10億到15億立方米,社會效益顯著。
紡織染整業污染是主要污染源之一。2001年起,大連工業大學在國內率先對天然纖維進行了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研究,以回收的工業排放二氧化碳為載體,在超臨界狀態下攜帶染料上染紡織品,發明了萃取染色一步法的獨特工藝技術,該成果現已申報發明專利9項,已授權4項,并被認為是印染行業的一次“產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