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佛山水業集團獲悉,近日由該集團承擔的2010年佛山市禪城區科技開發專項資金項目——城市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處理處置關鍵技術集成通過驗收,專家認為項目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通過超聲波技術等辦法讓污泥產生可用沼氣,并讓含重金屬的污泥變為可利用的土地資源。
據介紹,針對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剩余污泥的處理處置問題,該項目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利用MOSA工藝對污泥進行源頭減量,并對減量后的污泥采用超聲波/微波預處理的厭氧消化工藝,把污泥中的低品位生物質轉化成可直接利用的沼氣,最后在消化污泥中投加粉煤灰,對污泥中的重金屬進行鈍化(無害)處理,出泥可用于土地用途。這個污泥項目是該公司與中山大學產學研合作的又一碩果。項目組在鎮安污水廠內搭建了中試規模的污泥厭氧反應器,經過半年的運行,取得污泥減量40%以上的效果,同時重金屬鈍化也取得小試規模條件下,污泥中不穩定態重金屬的含量由62.4%降低到23.6%的效果,可節省大量污泥處置費用。期間,項目發表相關研究論文6篇,申請發明專利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