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太陽能好氧曝氣、植物浮島、機械曝氣等方式,將經初級處理的生活污水集中到溝塘中,利用植物浮島吸收、氧化塘自凈、好氧曝氣等處理工藝有效處理生活污水,確保生活污水達標排放。昨天,記者從縣環保局了解到,集以上處理技術為一體的平原土斗區生活污水綜合處理示范公園在溪龍鄉后河村開始建設。
今年我縣有8個平原土斗區村創建美麗鄉村,如何高效推進平原土斗區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縣環保部門在總結前階段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專項實施方案。
根據平原土斗區地勢平坦、溝塘較多的特點,環保部門借鑒前些年生活污水濕地處理成功經驗,將單戶或合戶的污水處理設施成套化,在梅溪鎮石龍村、高禹鎮吟詩村等村推廣,在簡便操作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推進效率。而在溪龍鄉,環保部門則借助浙大專家力量,將其作為集太陽能好氧曝氣、植物浮島、機械曝氣等方式為一體的生活污水綜合處理示范點。“前者處理方式效果明顯,簡便易行;后者將于11月底建成,到時將成為安吉平原土斗區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大亮點。”浙大教授羅安程告訴記者說。
同時,為了保障高效推進平原土斗區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環保部門在獎補政策上對平原土斗區給予了重點傾斜。對于年度美麗鄉村、各級生態村創建的土斗區行政村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的,在按原規定補助50%建設費用的基礎上,再增加10%的項目補助;在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長效管理辦法上增加土斗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條款,對土斗區村開展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長效維護提升的,經考核,給予不少于年度維護費用的50%的補助。
(記者 陳麗君 通訊員 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