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進水箱涵中翻涌的激流涌入進水泵房中,標志著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由中國鐵工投資集團旗下中鐵市政環境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武漢黃家湖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項目工程順利實現通水,為長江大保護再添一道“過濾網”。
黃家湖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占地規模達19公頃,位于洪山區烽勝路以東,白沙五路以南的黃家湖污水處理廠現狀廠區范圍及其東南側地塊。黃家湖污水處理廠經一期、二期建設,現狀污水處理規模為20萬噸/天,本次進行的三期擴建工程擴建規模為20萬噸/天,尾水出水水質主要指標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A標準,其他指標執行一級A標準。工程于2019年7月開工建設,歷時24個月的緊張建設,其中經歷了突發的新冠疫情、百年大汛、高溫酷暑及嚴寒等眾多考驗。
根據中鐵市政環境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介紹,黃家湖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污水處理工藝采用“多級AAO生物池+二沉池+超濾膜池+消毒”工藝,尾水水質按最高標準一級A標排放,可以實現“排放水質能養魚”的效果。
工程建成后服務范圍達13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達81.6余萬,極大緩解黃家湖、青菱湖、南湖、野芷湖和巡司河等湖泊河流截污狀況,大幅削減污染物排放,提高區域污水處理能力,改善區域水環境,將成為長江流域武漢段水體污染防治的重要一環,以行動響應“長江大保護”。
近年來,武漢市認真落實習“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精神,以長江武漢段145公里為主戰場,扎實開展城鎮污水治理。據悉,截至2020年武漢市主城區已建成12座污水處理廠、3900公里污水管網和74座污水提升泵站,形成12片污水收集系統,城鎮污水處理能力超400萬噸/天,超90%的河流水質達到三級以及上,基本實現了主城區“污水進管網、雨水入湖塘”目標。
在武漢市開展的城鎮污水治理中,中鐵市政環境建設有限公司近年來先后參與了武漢北湖污水處理廠、長江沙湖水環境提升工程、武漢繡球山污水泵站及進出水管道工程等一批生態環境治理工程,近三年承建的污水處理廠每日污水處理能力占武漢全市的1/4,為武漢構建“大東湖生態水網”提供水質托底,為長江大保護貢獻了“中鐵力量”,成為武漢市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開路先鋒”,與武漢市共同守護一城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