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設進展情況
截至2002年末,庫區首批19座污水處理廠和13座垃圾處理場累計完成投資約10億元;庫區影響區黔江、南川污水處理廠,累計完成投資1.06億;渝北、巴南、墊江污水處理廠開工;首批12個重點集鎮的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初步設計完成。目前,各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如下:
(一)庫區首批水環境項目
1、首批19座污水處理廠:江津幾江、德感,武隆、涪陵、長壽、豐都、萬州沱口、石柱8廠,主體工程基本完成;萬州明鏡灘、云陽、奉節口前、徐家包4廠,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忠縣州屏、蘇家,開縣、奉節譚家溝、巫溪5廠基礎工程基本完成,部分建構筑物主體施工同步進行;萬州申明壩廠周邊滑坡治理正在進行,廠區二沉池和消毒池挖孔樁施工完成;巫山污水處理廠75米的高填方壩體已填54米,達到158m高程。
2、首批13個區縣配套污水管網:13個區縣的管網工程約60%的標段已開工建設,尚未開工標段的招標工作也正抓緊進行。總計已鋪設管道100公里,完成投資8378萬元。
3、首批13座垃圾處理場:13座垃圾處理場的土建工程、防滲系統和機械設備招標全部完成,土建施工全面展開,總體進展順利,主體土建工作已完成50-80%。目前,江津、涪陵、萬州、石柱、奉節垃圾處理場場內道路、管理區主體基本完工;豐都、忠縣、云陽、巫山、武隆、長壽、開縣、巫溪8座垃圾處理場于2002年9、10月份相繼開工,正進行進場道路和填埋場的土石方施工。
(二)、重點集鎮水環境項目
庫區首批12個重點集鎮的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初步設計完成。萬州區大周、新田鎮,涪陵區李渡、清溪鎮,豐都縣高家鎮,忠縣烏楊、石寶鎮,云陽縣故陵鎮,巫山縣大昌鎮,石柱縣西沱鎮等10個集鎮污水處理項目和萬州區大周鎮,豐都縣高家鎮,云陽縣故陵、高陽鎮,忠縣烏楊鎮的5個垃圾處理項目已通過國家審概,批復總投資2.27億,投資計劃現已下達,正進行施工圖設計和招標準備工作。
二、存在問題
(一)工期問題
庫區首批水環境項目,于2001年決策上馬,因前期工作時間倉促,準備不足,實質開工時間較晚,多數項目2002年3月到5月才正式開工。雖然經過優化施工組織設計、調整工期安排、制定搶工計劃,多數項目可按期完工,但少數項目,受不良地質條件影響,目前工期十分滯后,2003年6月完成較困難。
(二)管網問題
庫區污水處理項目管網工程由于項目啟動較晚、基礎資料不齊,管網所經地段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等原因,管網建設總體滯后,部分區縣十分困難。有的區縣的污水干管涉及的滑坡帶、坍岸治理以及防洪堤、移民搬遷工程與管網建設不同步,管道無法實施。
三、建議
一是及早啟動實施《規劃》中的集鎮水環境項目。
重慶市三峽庫區15個區縣(市)和主城區共有365個建制鎮,《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只安排了101個鎮的污水和垃圾處理項目,其中2005年前安排了30個。有70%左右的沿江重點小城鎮規劃中列為2009年建成,其污染的排放量不可忽略,將影響三峽庫區水質,建議將規劃中計劃在2009年建成的部分涉及135水位的沿江重點小城鎮提前實施。
二是進一步加強三峽庫區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確保庫區水環境項目實實在在發揮效益,保證三峽庫區水體質量安全。
三是進一步推進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思路,實現庫區水環境項目建設、營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